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我中心于2024年7-10月在全国中小学校举办了2024“八喜杯”我的自然故事——《冈特生态童书》故事续讲征集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理解和发挥想象力,为《冈特生态童书》续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故事,展现了青少年优秀的生态环境素养和对科学知识积极探索的精神。
现选择部分优秀作品分六期展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当地磁倒转
作者:张有泽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王路小学
指导教师:王旭
十年后,一个恬淡的下午,水熊虫敲响了鳉鱼的家门。
“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水熊虫,多年未见,我想说的是,地球磁极倒转真的发生了!”
“是的,我刚刚回来,第一时间就来见你。”
“你去了哪里?水熊虫。”
“人类监测到了我们的谈话,找到了我。”
“呃……我的确是说了他们的坏话,他们想怎么样?”鳉鱼有些紧张。
“没那么糟糕,相反,他们觉得你的话很有道理。”
“什么?我没听错吧!”
“千真万确!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只有五千年,而完成一次磁极倒转的平均时间是七千年;大部分生物追溯历史都远于人类,比如我的祖先,活在五亿年前的寒武纪。”
“这样对比起来,人类简直像个婴儿”,鳉鱼放松了一点。
“是的,我的祖先在五次地球物种大灭绝中幸存下来,人类认识到这一点,在灾难面前,他们愿意改变。”
“人类一直在研究我的祖先,了解我的特殊本领。”
“本领?从前的生活似乎有点安逸。”鳉鱼不敢相信。
“简单地说就是适应灾难的能力。”
“我能适应272-151℃的任何恶劣天气;我不怕核辐射,抗辐射能力是人类的千倍;强大的DNA损伤修复功能,一点水就能让我复活。”
“厉害了,我的熊!”鳉鱼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如果人类可以,我想他们会实现星际移民。”
“没错,就在那天晚上,地球磁极倒转,地球磁力迅速减弱,太阳风暴没有磁场的阻挡,卫星、无线通信和电力系统极速瘫痪,火山灰四处蔓延,人类不得不暂避在已建安全区域的地下场所。”
“饥饿、疾病,极度恶劣的环境,但人类没有放弃研究,终于发现了我的基因秘密,将其应用于人体。”
“另外人类升级了AI开发技术,深度解读我的细胞记忆系统,提取应对经验应用于现实。”
鳉鱼听到这里,眼里泛起激动的泪光:“这一定很困难,我开始崇拜你了!”
“我没有做什么,却有幸见证了人类责任在肩时的临危不惧和奋不顾身,他们能反思、会创造,日日新,不仅能被动适应环境,还能运用规律成为环境的主人。”
“还好这次磁极倒转只花了七年”,鳉鱼补充道。
“人类重建了家园,这次不再是污染、破坏自然和生物、只利于人类的家园,而是一个所有生物紧密相连、生生不息的有机循环生态。未来人类还要在近地行星中创建另一个世界,为地球下一个危机准备。”
“真是太好了,可惜我没有你幸运,参与这一切”,鳉鱼突然有些失落。
“快放下你的伤感,走出家门看一看吧,正是人类让我邀请你走进新世界!”
“真的吗?可是我并没有为你们做什么!”
“你不需要做什么”,水熊虫认真地看着鳉鱼。
“不是吗?我们是地球的主人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爱吃化石
作者:于依鹭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行知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王伟乾
“但最近几年不但温度升高,还时不时有生物失踪。”
“是这样的,你没发现冰层开始透光了吗?”
“早发现了,有什么问题吗?”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使北冰洋和地球上一部分地区变暖。冰层变薄、温度升高等都可以证明。”
“那生物失踪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正因为气候变暖,人类的很多商业活动来到了这里。”
“那太可怕了!”
“的确很可怕,但我们在这种地方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过于关注外边的事吧。”海绵安慰着。
“也对。”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还有,你想不想知道我多少岁了?”
“哦?多少?”
“298岁,再过两年就300岁了。”
“啊!太奇妙了!”
“是的,在人们公认的营养缺乏的环境下,我们活在这里就是个奇迹。”
“是的!太奇妙了!”
“其实,我们海绵是最基础的动物生命形式。”
“哦?真的吗?”
“是的,即使是北冰洋,也会残存一些微生物。而我们海绵和一部分微生物是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
“是的,我的一些朋友遍布于各大洋,因为与产生抗生素、营养物质和回收排泄物的微生物是共生关系,我们才得以存活。”
“是啊,不过这些年的温度升高有点令人受不了。”虾看向冰层。
“说的没错,所以我们一直在准备找更凉爽的地方居住。”
“哦,是啊。如果这个情形成真了,那还真舍不得这个美丽的水下花园。”
“是的,不过在人们眼里他们会发现更古老的化石。”
“没有,他们从没有以我们的角度来看世界。”
“这个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应该感激家人们在这个黑暗且营养匮乏的斜坡中打造了这个海山花园。”
“也不是不对,我们应该为后代打造一个永久的凉爽社区。”
“我们海绵之中,成年海绵会往高处爬,据说那儿容易获取更多的食物。”
“只是为了吃的更多吗?”
“它们也为后代腾出空间,让未成年的海绵在远离寒冷的地方生活并繁殖。”
“哦,说起海绵,我有一个朋友说他就住在海绵里,这是真的吗?”
“是的,我们愿意和虾作伴。有时我的朋友们剩下的饭,那些虾就会吃掉。”
“那海星呢,我看他们生活的也很好。”虾看了看附近的海星。
“他们栖居于深海,他们吃的东西有点恐怖,因为他们就喜欢吃垂死的海绵。”
“的确很恐怖,但他们也是不得已这么做吧?”
“也不完全是,我们海绵在深海区域有机物循环中发挥作用。”
“所有这里的其它生物才得以在这种地方生活!”虾补充道。
“是的,我们在这里创造着奇迹,所有人都无法预料的奇迹。”
“对,他们困在自己的认知里,但愿他们的后代不会继续局限在这种认知障碍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傲然挺立的植物》
《温室里的兰兰和银银》
作者:赵语墨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二小学
指导教师:苏文茜
巨大的玻璃温室花园里,一丛来自神秘纳米布沙漠的百岁兰和一棵来自中国古老森林的银杏树隔空相望。百岁兰的叶子像海带一样长长的,仿佛看不到尽头;银杏树高高耸立着,枝叶繁茂得连阳光都透不过去。以前生活在地球两端的植物,却在玻璃温室花园里相遇,它们相顾无言,没人知道它们在想些什么……
这天,一位热爱自然的年轻科学家周博士,带着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到植物园参观学习。他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看!这是百岁兰,它们有着超乎想象的生命力,在条件恶劣的沙漠繁衍了几千万年,是世界上唯一永不落叶的植物;那棵是银杏树,有‘世界第一活化石’之称,最早在3亿多年前就出现了,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哦……”
小朋友们感到既新奇又震惊,纷纷拍手赞叹:“这些植物也太厉害了吧!”
周博士兴奋地拿出了他的最新发明——植物声波翻译机:“同学们,这个机器超厉害,能让我们听懂植物的语言哦!”说完开启了翻译器。
这时,他们耳边传来一个温柔又深沉的声音:“银银你看,那些叫‘人’的两脚生物又来看我们了,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观察我们。”
正闭目养神的银杏树睁开了眼睛,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是啊兰兰,如果他们真的热爱自然,就该走进森林,见识一下真正的物种之庞大,姿态之万千。”
周博士和孩子们听到对话,呆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顿时炸开了锅:“天哪,它们真的说话了!”“它们原来叫兰兰和银银!”“它们叫我们两脚生物!”
见多识广的兰兰看着手舞足蹈的人群不以为然,继续说道:“我听说你曾居住的森林,深邃宁静又生机勃勃,四季交替时色彩缤纷,真是太令人向往了。”
银银也感慨道:“森林确实很漂亮,沙漠也一定不赖吧。听说那里有着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海和浩瀚无垠的美丽星空,真想见识一番啊。”
兰兰和银银同时叹了口气:“真有点想念家乡了呢。”
听了它们的对话,博士和小朋友们感慨万千,心想:要是有个“神奇空间”可以把沙漠和森林同时送到这里就好了。这个想法像颗种子在他们心里扎根发芽,一发不可收拾……
20年后,博士已经是经验丰富的教授,孩子们也成为了各个科学领域的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当年那个看似不可能的异想天开竟然实现了——他们发明了神奇的“纳米空间连接球”。
这个空间球可以随身携带,开启后,巨大的能量磁场能将地球上任意两个地方无缝连接,两个世界的一切都能同步到球体里,就像空间穿越了一样。
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温室花园,在兰兰和银银身边打开了“纳米空间球”。瞬间真实的沙漠和森林在身边同时出现了,一侧耳畔响着风沙的呼呼声,脸颊被高温炙烤得通红。另一侧大树浓荫中鸟鸣声声,甘甜溪水在脚下潺潺流淌……兰兰和银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自从有了这个空间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亲身感受自然的多样和生命的奇迹。兰兰和银银也被送回了原生地,再也不用当温室里的花朵了。
人们越来越热爱、敬畏自然,我们的蓝色星球也变得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