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台交流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继5月下旬以“传承・弘扬・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7月3日以“携手绘青春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025两岸青年峰会也在京盛大开幕。两岸同胞以文化为桥、以青春为媒共赴交流盛宴,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文化峰会举办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800余名文化界人士踊跃参与,在文学、文创、影视、书画、传统文化等多场分论坛中热烈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非遗展、摄影展、皮影戏、布袋戏表演等多场展演展示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妈祖信俗到汉服文化,从非遗技艺到数字文创,两岸同胞在文化共鸣中进一步深化了民族认同。
台湾制作人以岛内万座宫庙的溯源为例,直言“民进党的政治操弄无法改变台湾青年的民族认同”;台湾音乐人以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十年坚持,印证了中华文化在两岸青年中的自发传承;台湾作家受访时表示,文化的血脉比政治更长远,短期的政治操弄或许喧嚣一时,但将时间线拉长至几十年、上百年,文化的力量终将突破政治阻碍,彰显出超越政治的深厚影响力……两岸文化界有识之士积极奔走、振臂高呼,发出反对“文化台独”最强音。这些无不揭示了一个真理:中华文化是两岸无法切割的联结,流淌在台湾同胞血脉中的中华文化基因,是任何人为因素都磨灭不了的。
两岸交流组歌中永远不缺青春乐章,参加2025两岸青年峰会及系列活动的台湾青年约2000人,大家参观高科技企业,在“爱北京 爱台湾”系列征集活动颁奖、两岸青年汉服之夜等场合充分互动,暑期还参加京台青年交流营、体育友谊赛、京台教育交流周等30余项系列配套活动。台湾青年在峰会现场分享大陆创业经历,坦言“跨越那一湾海峡,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的“台商二代”许雨婕表示,“祖国大陆早已成为我人生中的第二故乡”;阿美音乐人赖赖以一曲《回家》,在第二届“京彩台湾”两岸青年短片征集中斩获最佳原创音乐奖,坚定了要继续用音符助力两岸青年共赴乡村振兴之约的信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正“以脚投票”,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用实际行动诠释“两岸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虽然民进党当局一直以来出于谋“独”政治私利,罔顾岛内主流民意,渲染所谓“统战威胁”、打压爱国艺人、威胁注销陆配“户籍”、拟将基层公务员纳入赴大陆管制范围、注销台青教师“户籍”……限制两岸交流交往、煽动“反中抗中”、制造“寒蝉效应”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然而形势比人强。先看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接待台湾地区入境游客1688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64%。再看京台交流活动,从文化峰会的高朋满座到青年峰会的激情四射,京台交流画卷正以更宏伟、更绚烂的色彩渐次铺开。不管民进党当局如何兴风作浪,都无法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更无法阻挡两岸民众坚持交流合作的坚定步伐。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两岸热络交流态势再次昭示:民意不可违!不管民进党当局如何处心积虑限缩两岸交流,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始终是两岸民众的主流心声,这是任何“台独”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两岸同胞必将在不断交流交往和持续融合发展中,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作者 | 金彩平
责编 | 王丽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