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平洞施工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长江之畔到汉水之滨,一项服务国家水网建设、促进区域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作为项目法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汉水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于打造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绿色生态标杆,绘就人水和谐的壮美画卷。
01
系统布局生态工程
“安全、精品、绿色、智慧、阳光”
江汉水网公司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安全、精品、绿色、智慧、阳光”目标贯穿全过程。在项目规划与设计阶段,高度重视生态评估与保护设计,针对水源区、输水沿线和受水区等不同区段的生态特点,系统制定环境保护策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生态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全面推进水、气、声、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措施落地。通过全线配套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日处理废污水30.5万立方米,处理率达100%;规范堆存及利用表土超过70万立方米,为后期生态复绿提供资源保障。
14号平洞隧洞废水处理系统
江汉水网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竞赛和绿色低碳“四新”技术应用活动,激发参建单位参与环保实践的积极性。在多个施工标段,新技术、新工艺生态效益显著。例如在部分平洞工程中,采用植被生态混凝土和自动化滴灌技术,实现了高陡边坡快速复绿,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预制管片厂,通过自建LNG清洁能源站、实施雨污分流和生产废水循环利用,大幅降低碳排放与环境负荷;隧洞施工废水通过专利技术FCP工艺,实现自动化处理与回用,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02
打造绿色生态标杆
“扩绿增美、护绿增质、活绿增效”
围绕“扩绿增美、护绿增质、活绿增效”目标,江汉水网公司扎实推进沿线绿美生态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办公生活区融合江南建筑风格与绿色低碳理念,广泛采用透水铺装、太阳能照明、空气能热水和雨污分流系统,配套建设文化运动场所与绿化景观,打造人文、绿色、标准、运动“四型营地”。
施工生产区推行标准化与生态化统一布局,创新实施产业工人一站式服务,建设“花园式”绿色废水处理站和休闲区域,实现清洁生产与美观环境并行。弃渣场实行场长负责制,采取分区作业、无尘运输、边坡复绿等综合措施,实现有序取弃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
3号平洞施工区
随着工程建设不断推进,江汉水网公司持续强化与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大型水利工程绿色建设新路径。依托数字孪生、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对环保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实时监测、长效跟踪,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通过建立环保“三色”评价机制、开展“生态典范”弃渣场创建及劳动竞赛等活动,推动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未来,江汉水网公司将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建设绿色生态工程,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
本期策划 | 许安强
撰稿 | 王宏亮 黄顺
编审 | 许安强
责编 | 安亦扬
校核 | 陈思璐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