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易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典籍里的中国科技 | 一条河渠改写战国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13:04:27   浏览次数:1  发布人:f63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典籍里的中国科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今开设【典籍里的中国科技】栏目,旨在从简牍中探寻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与创新基因,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本期我们从《史记・河渠书》出发,追溯郑国渠的故事。你能想象两千多年前一条原本是“疲秦之计”的水渠却成

    【典籍里的中国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今开设【典籍里的中国科技】栏目,旨在从简牍中探寻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与创新基因,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

    本期我们从《史记・河渠书》出发,追溯郑国渠的故事。


    你能想象

    两千多年前一条原本是

    “疲秦之计”的水渠

    却成为

    滋养关中、助秦崛起的

    “富民之基”!




    郑国渠示意图。图片来源:文物陕西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不断反转的故事——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閒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閒,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泽鹵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可简单翻译为:韩国派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去秦国当间谍,忽悠秦国修一条300多里的超级水渠,意欲靠工程拖垮秦国国力。没想到工程进行到一半,阴谋败露,郑国却当着秦王的面辩解:“我确实是间谍,但这渠修成了,对秦国可是天大的好事!”

    更戏剧性的是,秦王居然信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片来源:中国水利博物馆

    这条后来被命名为“郑国渠”的工程,用泾河饱含泥沙的“淤水”,把四万多顷盐碱地改造成良田,一亩地能收250公斤粮食。

    关中平原从此告别饥荒,秦国靠着这项水利工程强势崛起,司马迁用“卒并诸侯”四字,暗喻水利工程对历史进程的撬动作用。

    从郑国渠的建造本身来看,它充分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采取“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的设计,体现了古人在认识水流等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的智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另外,“用注填阏之水”(指利用泾河泥沙淤灌改良土壤)是世界最早的土壤改良技术记载;“亩一钟”的产量记录,体现了我国古代量化史学的雏形。



    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司马迁通过对比西门豹治邺与郑国渠修建两件水利工程,展现了战国时期水利建设与国家兴衰的深层关联。郑国渠至今仍在滋养关中平原。



    当前,郑国渠建成2261年后,它的第六代工程泾惠渠,仍然浇灌关中平原130多万亩农田。图片来源:中国水事

    大国重器守安澜,治水自古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古人在水利治理以及建设中的识水性,顺水势,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的治水实践和科学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后代,跨越千年为现代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和历史启迪。

    这些藏在典籍里的科技密码,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依然能触摸到古人的理性光芒。下期典籍探秘,你想解锁哪部古籍里的科技故事?评论区告诉我们~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责  编:张慧凯

    审  核:张敬一

    值班编委:李 芳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63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yix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