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可可西里,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但尼玛扎西说,这个称谓适合别人,却不适合自己。因为可可西里已成为他今生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家园般的舞台。只要有需要,只要有召唤,他随时愿让自己出现在可可西里大地上,主动且欣然。说这番话的,是青海省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公安局四级辅警尼玛扎西。
24年来,他把青春年华镌刻在藏羚羊奔跑的可可西里荒原上。24年来,他将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忠诚倾注在无数次巡护和反盗猎征途中。尼玛扎西的美,不仅美在身先士卒的一次次冲锋陷阵中,美在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默默坚守里,更美在对“可可西里精神”毫无保留的传承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既是开路先锋,又是车队保障
尼玛扎西是可可西里管理局和森林公安局的老巡山队员和反盗猎成员,也是改制后可可西里公安局的第一代辅警。
2001年,面对严峻的反盗猎和反盗采形势,刚成立不久、尚在合署办公的可可西里管理局和森林公安局,急需一名车辆维修管护人员。刚从玉树汽修学校毕业的尼玛扎西,以临时工身份被招聘入职,从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车辆修护、巡山和辅警三位一体的工作。
有记者曾在报道中指出,尚处原始状态的可可西里,可能是中国最废车、最废油、最考验车况的地区之一。自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这里每年都要完成10次以上的大规模巡山任务,每次进山少则十几天,多则数月。如此高强度的巡山行动中,其他人或可缺席,尼玛扎西却不能。因为他是局里唯一的车辆修理工,是巡护车辆的保障。只有他在,路上巡山车一旦故障,才能得以及时排除;即使无法当场解决,他的判断也能为车队是继续前进还是立即返回提供关键决策依据。
各保护站每年都要完成至少400次巡线工作。谁不上山或许可以,尼玛扎西不上山却不行。他必须在巡山路上随时修理维护抛锚车辆,确保巡山和反盗猎反盗采工作顺利进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尼玛扎西是巡山队途中最繁忙的人。他身兼数职:既是巡山队员,又是开路驾驶员。别人途中歇息,正是他再次上阵时——他要利用这个时间对车辆进行及时检查和维护。当伤痕累累的巡山车返回大本营,他又要逐辆进行管护保养,为下次巡山做好充分准备。
谈到这些,尼玛扎西说:“车是巡山队员的腿脚。腿脚出了问题,巡山队就寸步难行。如果能通过自己的维护,保证队员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我会特别开心,也感到无比光荣。”
据统计,24年来,在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尼玛扎西与队员们累计巡山2000余次,行程300余万公里,破获各类盗猎盗采案件20余起。他把青春热血全部倾注在巡山路上,成了可可西里永不掉队、永不缺席的巡山队员、车辆保养员和辅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不争位置,争责任;不惧艰苦,惧失职
在可可西里管理局和公安局合署办公时期,尼玛扎西的身份是临时工;如今,他是可可西里公安局的一名辅警。他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位置都能发光发热。找准位置,干好本职,人生足矣。他感恩能在可可西里工作,因此常要求自己:不争位置,多争责任;不惧艰苦,多惧失职。
长期担任永不掉队、永不缺席的巡山队员和辅警,不仅坚定了尼玛扎西的责任信念,也使他成为可可西里的“活地图”和“最美向导”。他对可可西里了如指掌,每一座山、每一个湖泊、每一条河流都能叫出名字,知道哪条路通向何方。即使是涉及学术研究的地貌景观,如地震带、火山方台山、火山熔岩、地热等,他也如数家珍。因此,每次巡山或出警,他都是当仁不让的开路先锋;每一次科学考察,他都是科考队点名指定的“首席导游”。对这份工作的负责与痴迷,让尼玛扎西偶尔吐露真情:“自2005年至2018年,我就没见过格尔木的夏天。”但当听者动容时,他又会马上安慰道:“我热爱这里。巡山虽苦,但为了保护这片净土,付出值得。”
面对辅警身份和微薄工资,也曾有人对尼玛扎西说:以他这样技术精湛、兢兢业业的汽修工,若不在可可西里,在外开个汽修厂,月收入至少过万,还能改变常年巡山无法照顾家庭的困境。每到这时,尼玛扎西总是回答:“如果我不在,他们巡山车辆就没有安全保障,甚至危及生命。况且,在可可西里工作20多年了,与这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和这片宁静祥和的土地,感情太深了。我愿意把一辈子扔在这里。”
尼玛扎西生动的工作实践,始终践行着这样的信念:岗位或有差别,责任不能有差别。在巡护一线,责任甚至更大——这与是辅警还是临时工无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甘做“可可西里精神”的传承人
可可西里高海拔环境下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极具挑战的气候条件,对保护者的生理指标和生存技能要求极高,培养一名合格巡山队员至少需要5年以上。而这里的自然保护事业永无止境。因此,对于老员工尼玛扎西来说,坚守之余,做好传承和培训至关重要。
当然,这种传承往往无法在办公室、单位院子或课堂上完成,必须深入无人区的巡护现场,通过现场讲解、身体力行,才能将几十年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与智慧倾囊相授。为此,虽满口掉牙,患有腰椎病、风湿病和胃病,一旦有巡山或出警任务,身为辅警的尼玛扎西仍像往常一样主动请缨。只为发扬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让年轻队员尽早熟悉可可西里、积累经验、薪火相传,尽快扛起保护事业的重担。
从2003年至今,尼玛扎西先后获得“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玉树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8.28专项行动先进个人”、“7.25专项行动先进个人”、“6.9专项行动先进个人”、“训练标兵”等10多项荣誉称号。
可可西里是一片光荣的土地。这里曾涌现出与盗猎分子英勇搏斗壮烈牺牲的索南达杰烈士,后又涌现出以尼玛扎西为代表的可可西里巡山队英雄集体。经过两代人努力,逐步形成了“忠于事业,忘我奉献;勇于牺牲,永远坚守;热爱自然,爱护生命;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可可西里精神”。藏羚羊保护成果日益显现,种群数量由最初不足1.5万只增长到7万多只,盗猎行为得到根本遏制。尼玛扎西说:“到了这个年纪,我仍愿意多进山,就是想为这种精神添砖加瓦,希望可可西里越来越好。因为,这就是我加入这个群体不变的初心。”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祝顺利
稿件来源:青海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