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易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入秋后娃总生病?这份「儿童秋季养护指南」科学又实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4 21:03:17   浏览次数:2  发布人:62d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点击上方蓝字入秋后娃总生病?这份「儿童秋季养护指南」科学又实用“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季不只是树叶变黄、天气转凉,更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特殊时期,人体阴阳代谢也会同步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所以古人强调“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肺常虚”。秋季“燥气当令”,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金生于脾土,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儿童秋季养护的核心,就聚焦在“养收肺气、

    点击上方蓝字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入秋后娃总生病?

    这份「儿童秋季养护指南」

    科学又实用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季不只是树叶变黄、天气转凉,更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特殊时期,人体阴阳代谢也会同步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所以古人强调“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肺常虚”。秋季“燥气当令”,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金生于脾土,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儿童秋季养护的核心,就聚焦在“养收肺气、润燥健脾”这8个字上。下面从3个维度,教你科学护娃!

    日常调护:

    顺应秋气

    1. 起居合养收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提示秋季养生应“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以契合阳气舒展,保证儿童每日10~11小时睡眠,助肺敛气、脾运化。室内需“温燥并调”,可置清水或加湿器使湿度维持在40%~60%。每日开窗通风遵“日出而作”之理,宜选9~11时阳气渐盛时,每次30分钟,以疏泄浊气、洁净空气。

    2. 穿衣护肺脾

    “形寒则伤肺”,秋季天气多变化,易“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穿衣循“春捂秋冻”应有度,需护好经络循行之背部(肺俞穴)、脾经所主之腹部(中脘穴)及“诸阳之末”的脚部(涌泉穴)。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透气、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随气温变化增减,以触摸后颈温热无汗为适宜,防“过暖则汗泄伤津,过凉则寒邪犯肺”。

    3. 运动助宣肺

    “肺者,气之本”,宜选温和养肺的运动,如八段锦,健身操或慢走于公园,每次30分钟,每周3~4次,助肺气宣降。忌剧烈运动致大汗伤津,违“收敛”之旨。

    饮食调理:润燥固脾

    1. 辨证选食循

    “燥者润之”、“脾虚补之”

    若见肺燥证(咽干、干咳、少痰),可用银耳、百合、川贝(研末)蒸梨,或麦冬、玉竹煮水代茶饮,滋肺阴、润肺燥。

    若见脾虚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山药、莲子、芡实熬粥,或炒麦芽、鸡内金煮水,补脾气、助运化。

    2. 饮食禁忌遵

    “虚则忌攻”

    秋季儿童忌生冷寒凉(冰饮、生食等),防伤脾阳。勿过食肥甘厚味(油炸、甜食等),恐生痰湿阻肺。少食辛燥发物(辣椒、海鲜),免助燥伤津或诱发过敏。

    本文来源:国家妇幼健康中心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不推荐电脑端访问(用户少)
    请微信扫一扫,查看完整信息(记得微信收藏)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2d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yix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