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易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今天13时57分,将正式迎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5 00:11:3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8cb9****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一夜熏风吹春去,万物并秀迎夏来。”今天(5月5日)13时57分我们将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春天扫尾夏日登场这时节春暖尚未舍得离开而夏热已悄然出头▲图片由AI生成风暖昼长,绿遍山原蜂飞蝶舞,万物并秀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初夏处处充满灵动的朝气▲图片由AI生成“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图片由AI生成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



    “一夜熏风吹春去,万物并秀迎夏来。”

    今天(5月5日)13时57分

    我们将迎来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立夏的到来

    标志着春天扫尾

    夏日登场

    这时节

    春暖尚未舍得离开

    而夏热已悄然出头


    ▲图片由AI生成

    风暖昼长,绿遍山原

    蜂飞蝶舞,万物并秀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初夏处处充满灵动的朝气


    ▲图片由AI生成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

    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


    ▲图片由AI生成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说,立夏时节及以后,气温升高,雨水明显增多,动植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南方的早稻大都分蘖,油菜花已然结籽;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也在灌浆之中;还有,那些春天里播下的作物种子此时相继出苗。


    ▲图片由AI生成

    原野上,生机勃勃

    蚯蚓跃动,疏松着土壤

    忙碌的人们穿梭田间

    一部分作物在收割

    春熟的果树已挂果

    收获的喜悦,已然初见


    ▲图片由AI生成

    立夏三候

    立夏物候,一候 “蝼蝈鸣” ,到底什么是蝼蝈?历来众说纷纭。按照现代的时令物候,“蝼蝈鸣”似应改为“蛙始鸣”。立夏二候 “蚯蚓出” ,在古人看来,蚯蚓因为深居地下,感受到的阴气比其他蛰虫更多,所以最晚结束冬眠,这才懒洋洋、慢悠悠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三候 “王瓜生” ,虽言王瓜,但泛指藤蔓类植物。它标志着春生夏长,由花花草草,到枝枝蔓蔓。从初春时的绿痕,到初夏时的绿荫。


    ▲图片由AI生成

    民间素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三新’也可以说‘三鲜’,至于‘三鲜’的具体内容,各地大同小异,彰显了民间食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王来华强调。


    ▲图片由AI生成

    春意藏,夏初长

    风暖人间草木香

    三五好友趁此相聚

    漫步在海淀的美景中

    和春告别

    与夏相拥

    不亦乐乎



    ▲海淀西山农场周家巷小院的油菜花田



    ▲玉渊潭公园的紫藤



    ▲海淀公园的花海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二月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家植物园的郁金香

    立夏过后,天气转暖

    温度逐渐升高,阳气渐旺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

    顺时养生

    立夏之后更要注意“养心”

    立夏养生 重在“养心”


    ▲图片由AI生成

    立夏“养心”作息要规律

    进入立夏后,作息应适当调整,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睡,以助消除疲劳,养足心气;日常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精神放松,静养身心才能更好地养护心气。

    立夏“养心”饮食有三宜

    宜淡

    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多食蔬果、粗粮,多食清润祛湿的食物,如鱼、瘦肉、鸭肉、薏米、冬瓜、木瓜、玉米等,少食过咸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

    宜酸

    多食酸甘的食物,以助肝养胃、养心安神,如莲子、百合、玉米、山楂、杨梅、黄瓜、豆类等;

    宜暖

    “春夏养阳”,夏季虽炎热,饮食宜温暖,少食冷饮、冰镇瓜果,以免损伤脾阳。


    ▲图片由AI生成

    既然春风留不住

    夏日时光莫辜负

    走进暖融融的初夏

    感受旺盛生长的草木

    聆听熙熙攘攘的街道

    赏绿肥红瘦,看云卷云舒

    这曼妙与美好,就在你的身旁

    AI视频、图片:罗雨涵

    编辑:关镓萍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中医

    推荐 · 阅读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cb9****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yix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