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燕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中国塔里木棉花之乡”,所产棉花色泽洁白、纤维强度大,备受国内外棉纺企业好评。近年来,位于红旗镇的沙雅县人民法院红旗人民法庭,赓续周恩来总理将红旗镇命名为“红旗人民公社”的红色血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辖区特色棉花产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守护白色“枫”景线。2024年以来,红旗法庭辖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28%,诉前化解率达65.1%。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5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人民法院红旗人民法庭干警邀请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棉产地进行现场勘验 供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人民法院
聚焦产业需求
厚植“法治土壤”
红旗镇是农业大镇,种植棉花的农户占全镇90%以上。每到农忙时节,大量因棉花种植引发的矛盾纠纷就会涌入法院。如何做好前端预防工作是红旗法庭干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排除农业生产经营障碍,红旗法庭积极开通涉棉纠纷化解‘绿色通道’,针对棉花种植季、收购季等纠纷高发期,采取‘驻点办公+巡回审判’的方式,抢先化解涉农纠纷。”红旗法庭庭长艾力塔比尔·艾海提介绍,针对涉及棉花纠纷的不同案情,红旗法庭积极邀请当地农业专家、行业代表和农产品保险机构人员,共同组建“棉业纠纷调解专班”,重点解决品种产权、收购定价、农机服务等专业纠纷。
据了解,红旗法庭近年来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吸纳属地乡镇综治、司法、信访、妇联等部门常驻矛调中心,选派人民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率先在阿克苏地区打造矛调中心入驻人民法庭的“红旗模式”。
“因棉花产生的土地流转、用工合同等纠纷逐年增多,对于之前遇到的群众集中反映的矛盾纠纷,我们乡镇也是想尽办法,找相关行业单位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但还是难以有效从源头遏制矛盾纠纷的发生。2022年以来,红旗法庭针对高发频发的矛盾纠纷类型提前介入,集中化解土地流转、用工合同等各类纠纷,有效预防了同类型案件的发生。”红旗镇党委书记朱光说道。
发挥联动优势
情系“棉农冷暖”
“真的非常感谢红旗法庭帮我解决困难,不然我今年就赔得血本无归了……”红旗镇布吉塔村村民艾某欣喜地说。
原来,艾某因50亩地棉花没有结铃,向红旗法庭求助,要求出售棉花种子的某种业公司赔偿损失。了解基本情况后,法官考虑到该起纠纷涉及种子质量等专业问题,便积极协调农业农村推广站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农业实践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共同前往现场进行调查。经初步了解,棉花没有结铃的原因不是种子质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鉴定才能查出原因。然而,这一过程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艾某产生更大损失。
红旗法庭法官与技术人员、人民调解员商议后提出,因已错过棉花种植最佳时期,为把损失降到最低,就要抓好当前玉米播种期,及时止损。经实地察看、分析利弊得失后,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艾某同意复播玉米,某种业公司也愿意免费提供玉米种子,积极帮助艾某挽回损失。
身处定分止争第一线,红旗法庭围绕辖区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一体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成立由乡镇政法委员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调委会,对辖区19个村(社区)案件受理情况进行日分析、周研判、月评估,按纠纷受理量“高中低”情况划定“红色预警村”“黄色提醒村”“绿色巩固村”,绘制立体式网格化纠纷“趋势图”,实时发出调解建议书。前端通过联合会诊,化解“红色预警村”疑难复杂纠纷;中端完善“黄色提醒村”“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督促履行”流程;后端通过跟踪回访,保障“绿色巩固村”长期稳定,推动辖区矛盾均衡下降。
延伸司法职能
助力“朵絮归仓”
“棉花没有采干净,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损失,你一毛钱也别想拿走!”
2023年秋收刚刚结束,红旗镇的棉农就把采棉机所有人杜某告上了红旗法庭。原来,杜某为提高采棉效率,提升收入,在某农机合作社购置了当下先进的采棉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采棉机质量不过关,导致棉花采不净、棉絮残留严重、棉花等级下降,直接影响收益。棉农们拒绝支付采棉作业费,于是发生了上述一幕。
红旗法庭法官深知这起纠纷不仅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更关系当地棉花生产的稳定性和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必须妥善化解。在详查案情、多次走访后,法官联系某农机合作社派遣技术顾问团队同赴采棉现场。法官一边耐心倾听棉农现场描述的采棉机工作问题,一边向技术人员请教专业问题。经多次沟通、释法析理,双方当事人最终在田间地头达成调解协议。某农机合作社同意尽快将采棉机运回厂家检修,并承诺采净率达95%以上;杜某同意为棉农减免一定比例的采棉作业费。
随着棉花产业链不断延伸,与之相关的农资纠纷、劳务纠纷、产品质量纠纷不断产生。为了更好地为辖区群众、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红旗法庭以“法治大讲堂”“普法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以专业讲师团队为抓手,分层分类组织乡镇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等开展“点穴式”培训120余场次;加大劳资、用工等合同前置规范力度,制订协议样本8份,帮助辖区群众和企业签订农产品种植收购合同30余份。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2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0期
编辑/孙敏